协商不成,诉讼解决,电联面聊孙律师
11月21日,广西桂林的李亮因为家庭琐事动手打了妻子曾女士,妻子随后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李亮将此事发布在网络上,并写了7页道歉,希望妻子能看到并回家。远在江西赣州家的女方父母同样焦急,称希望女儿为了两个孩子能回来好好与丈夫生活。曾女士出走时身上没有身份证、手机以及任何财物,目前丈夫李亮已经报案,等待警方调查。
今年看了太多发生于夫妻和情侣之间的案件,看到这个事件之后不免会有一种代入感,让人浮想联翩。结合新闻内容,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从丈夫的描述来看,妻子出走时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和财物,连手机都没有带。如今这个社会,没有证件又没有手机的情况下,想要出远门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寸步难行。
考虑到妻子已经失联超过十天,一个大活人几乎不可能莫名其妙在没有证件,没有手机且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失联这么多天,我认为妻子已经不幸遇害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妻子惨遭遇害,那么案件的最大嫌疑人毫无疑问就是刚刚发生过争吵并且对妻子实施家暴的丈夫。
这样一来,和杭州来女士的丈夫许国利在记者面前故作镇定一样,这名丈夫所谓的也就是一个利用记者来欺骗大家的幌子而已。
我认为警方应该对丈夫展开仔细的调查,看看他最近这段时间的行踪,去过哪些地方,有做过那些事情,兴许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丈夫和妻子平时聚少离多,碰面的机会非常少,妻子的生活状态基本上也是独来独往,照顾孩子的责任也基本上都有爷爷奶奶来承担。讲到底,这对夫妻似乎感情基础并不深厚,而且双方对彼此的情况其实都不算太了解,比如丈夫甚至连妻子已经从工厂辞职一个星期的消息都不知道。
我认为也不能排除妻子有外遇的可能性。因为妻子平时工作日都是一个人住在工厂宿舍里,丈夫对她的个人生活以及社交圈都是完全不了解的,这段时间内她也有可能与其他人发生了关系,并且商量好了通过这种避开丈夫,远走高飞。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她没有携带手机和钱财,因为有其他人在接应她,帮助她逃跑。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妻子目前正在某个亲戚或者朋友家里避难。妻子在遭受丈夫家暴后一下子气不过来,决定离开丈夫一段时间,自己好好冷静冷静,另一方面也是给丈夫一个检讨自我并且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是这种情况,丈夫的一举一动应该都在妻子的眼皮底下。等到气消了之后,她也可能会重新出现,回到丈夫身边。
综合来看,我认为妻子被害以及妻子与人远走高飞的可能性比较高。这对夫妻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厚的感情,且丈夫一直是把妻子当成是一个工具人来看待,再考虑到他的家暴史,我认为他很有可能将妻子意外杀害后处理掉了尸体。当然了,我认为也不排除妻子受不了丈夫的毒打,又在其他遇上了心仪的男士,决定远走高飞,离开丈夫这一可能。
我是小雨,我来回答。
最离奇的事件,发生在1996年的南京,那时刑侦科技各方面都很落后,也迎来下岗潮,治安不是很好,没有监控摄像头,可以用混乱来形容。
在那个背景下发生了十大悬案之一的南京大学碎尸案,女大学生刁爱青被人残忍杀害抛尸,尸体被切割成2000多片,至今凶手还在逃匿,并且很大可能永远追查不出来。
刁爱青是地道的农村人,就读于南京大学的,是宿舍的舍长。案发前一天晚上,室友违规使用电器,导致她也被连累受到了惩罚,心情烦闷的她铺好床以后就出去散心了。
没想到这是她和舍友的最后一面,刁爱青出门后就再也没回来。 9天后,一位打扫卫生的妇女,发现一个手提袋,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全是煮熟的肉片,她也没多想就把包拿去清洗,洗到一半发现了几根人的手指,吓得她马上报警。后查明,这就是失踪多天的刁爱青,初步估计是散步时遇害。
后来,在南京的几个地方,分别打现了其他的尸体部分,凶手把她的尸体肢解后煮熟并分别抛到几个不同地方;经统计,一共被切成了2000多片煮熟的肉片,当时听了无人不后背发凉。 杀害、煮熟、肢解、抛尸,凶手一个人完成了这几件事,可以侧面看出来这个人心理素质有多强;刀法的娴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从事过屠夫、手术医生等行业,总之当时论坛上都是不确定的猜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人是十足的狂魔。
开头我也说了,刑侦科技普遍不发达,DNA也没有被运用,加上凶手留下的证据几乎没有,虽然耗费了几乎南京所有的警力进行排查,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趣的是,有个叫“黑弥撒”的网友,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他,认为他也许就是南大碎尸案的凶手。 是这样的,“黑弥撒”在案件毫无头绪的时候在论坛上发布了自己猜测,各种推理十分缜密并合乎情理,仿佛他亲眼看到了案件的经过一样真实,推测得毫无破绽。所以警方当时也对他的身份进行了排查,没想到最后结果让关注这件事的人大失所望。
(天涯“黑弥撒”原贴部分内容)
记者访问“黑弥撒”后,得知他是一个27岁的男子,案发时他才14岁,光是这年纪就不用去怀疑,何况他没有自己作案时间,所以根本不可能是他。“黑弥撒”说,很有趣,没想到自己的猜测引来了那么多人的围观,但是他的文章都是来源于自己缜密的腿短,同时自己也希望这件案子能早日水落石出。
尽管,“黑弥撒”事件掀起了一阵小风波之后,案子继续被一层浓雾笼罩着,甚至还一度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案发那天晚上刁爱青经历了什么,凶手和她有什么仇怨,动机又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残忍肢解并切片,凶手到底是谁,现在是否还活着?这些都成了解不开的谜,以前解不开,现在也解不开。
后来,很多各大编剧以这件事为原型进行改编,拍出了类似“雨夜屠夫”这样的网剧。在让观众感到后怕的同时,也提醒着每一个人,也许凶手就潜伏在你我之中,看似阳光灿烂的周遭也许隐藏着数不尽的阴暗角落。
李大伯去世后,院子里却静悄悄的,邻居们站在他家大门口,伸头往他家院子里看看,只看见李大伯的女儿和女婿站在那里,一个帮忙的人也没有。这时,无奈之下,李大伯的女婿想了一个办法,好多邻居才纷纷走进这个小院,帮忙办理白公事。
李大伯一生勤劳,他多年以来一直赶集卖咸鱼和虾皮子等海货。
头天晚上, 李大伯就会在自行车后座上绑好一个大筐子,里面准备好各种海货。
早晨天不亮,李大伯就起床了,李大妈雷打不动的会给他做一碗鸡蛋面,李大伯吃上这碗鸡蛋面,就骑着自行车去赶集。
在集市上卖海货,李大伯足斤足两,口碑很好,大家都愿意买李大伯的海货。
别小看这点不起眼的买卖,李大伯靠着赶四集,翻盖了房子,供女儿读了中专,儿子读了有名的大学。
李大伯的女儿中专毕业后,进了县城一家事业单位上班。
儿子大学毕业后又被学校保送,读了本校的研究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年薪不菲。
李大伯自己做个小买卖,挣钱就像长流水一样,儿子和女儿又都很有出息,他们家的日子红红火火。
李大伯为人老实,但是他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和邻居们人情往来。
农村里,不管谁家生了孩子,大家都去送红糖鸡蛋和挂面小米,俗称送煮米。
有结婚的,买上一箱酒或者买条烟,再用红纸封上二百块钱,叫送喜礼。
谁家老人去世,大家就去买上两刀草纸,上面夹上一百或者二百块钱,表示哀悼。
但是,这些人情往来,李大伯家很少参与。
李大伯家的做人原则就是不卑不亢,你别用我的,我也不用你的!
好多邻居都说李大伯家是堵上门朝天过,但是,他家日子过得从容,可能觉得万事不求人吧。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村子里有交情的人,你送我一箱点心,我给你回一箱鸡蛋,礼尚往来。
这些礼物转来转去,大家一般都不需要再去专门买过年过节的东西了。
李大伯和李大妈他们家没有来往,他俩就去镇上的商场里买回来鸡鸭鱼肉,关上门吃香的喝辣的。
真是一家门里一家天。
李大伯的女儿结婚时,按照风俗,需要找十二个人去女儿的婆婆家当贵宾。
李大伯有点犯愁了,找谁去?李大伯只有一个姐姐,远嫁他乡,姐姐家的人也不方便回来。
如果请本村的邻居,他们就不能空手而来,需要送贺礼,可是,李大伯平时和邻居根本没有来往,怎么好意思让他们送贺礼?
无奈之下,女儿只得从单位里找了几个同事,勉强充做娘家人。
儿子结婚时,李大伯干脆没有让儿子回来。
别人家的儿子结婚,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家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李大伯有自知之明,他不想让自己尴尬,所以就提前嘱咐儿子,在城里结婚。
其实,儿媳妇本来打算在村里举办婚礼,她虽然是城里姑娘,但是她想体验一下农村的风俗。
儿媳妇从电视上看到,在山东农村的一些地方结婚,都是穿着中式服装,在院子里拜天地,撒栗子和枣,入洞房,还摆流水席,村民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儿媳妇就提出来要在村里结婚。
李大伯和李大妈不希望让儿媳妇看到自己家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样子,说什么也不同意儿子回来结婚。
李大伯把自己家的大门用黑漆刷了一遍,贴上了鲜红的双喜字,他和李大妈穿戴一新 ,收拾停当 ,去了儿子的城市,在大酒店里举办了婚礼。
李大伯的儿子结婚,在村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大家看到他家门上贴了喜字,才知道他儿子结婚了。
其实,李大伯虽然不喜欢交往,但是他心眼好使。
有一回,在集市上卖海货,一个老太太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布包,一层一层地打开布包,拿出了皱巴巴的两块钱要买虾皮子。
两块钱能买几个虾皮子?李大伯一看眼前的老太太,他马上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如果母亲活着,也和这个老太太差不多年纪了。
李大伯把那两块钱塞给了老太太,他装上了一方便袋虾皮子,又装了一条咸鱼。
他对老太太说:“大娘,这些虾皮子和咸鱼你带回家吃吧,这些货我进了好多天了,也不好卖,再不吃就不好了,你帮我吃了吧!”
老太太千恩万谢地走了。
其实,这些海货都是头一天刚刚从市场上进的,李大伯担心老太太不好意思要,或者怕欠他人情,他才故意这样说的。
后来,这个老太太赶集的时候,就给李大伯捎来了两个煮鸡蛋,李大伯说什么也不要。
他心领了老太太的好意,但是,他不喜欢收别人的东西。
在村里,大家吃过晚饭后,就喜欢串门或者在街上聊天。
李大伯不喜欢交往,他就扛上锄头,去庄稼地里转转,看看是否有需要收拾的活络。
那天李大伯去了村南边的玉米地里,发现邻居张宝德愁眉苦脸地坐在地头上的大树下。
不喜欢多言多语的李大伯没有打招呼,就在地里锄起草来,玉米才半人高,不能让草长高了,否则就影响玉米生长。
当李大伯在玉米垄里锄草几个来回后,他发现张宝德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实在ren不住了,放下锄头走到了地头上,问:“宝德,你怎么了?遇到了愁事还是身体不舒服?”
张宝德眼圈红了,他说:“唉,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我母亲得了胃癌,晚期了,医生说在医院也没有好办法,让我们回来了。”
“现在我母亲疼得天天大声哭喊,想去医院。可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已经开始借钱了,哪有钱再去医院?”
“我去了好几个邻居家借钱,他们都没有借给我,就怕我还不上。唉,也不能怪人家,我家日子本来就紧巴,再给我母亲治病,的确困难。”
张宝德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李大伯默默地叹了口气。
到了晚上,李大伯拿出来了五千块钱,给张宝德送去了,张宝德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李大伯说:“我这钱不急着用,你也不要和别人说这件事,你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我。”
几天后,感恩戴德的张宝德,从地里摘了好几个大西瓜给李大伯送去了。
但是李大伯一个西瓜也没有留,他帮邻居是他的心意,但是,他不愿意要别人的东西。他不愿欠别人的人情,虽然他把钱借给了对方。
后来,李大伯借钱给张宝德的事还是传出去了,大家都很诧异,李大伯竟然借钱给别人?
一天,邻居张伟突然来到了李大伯家,他张口就借一万块钱,说是儿子在城里买房子,还差一万块钱。
李大伯说:“我儿子还在还房贷,我哪里有钱借给你买房子?”
“我借给张宝德那五千块钱,是救命钱,谁挣钱都不容易。再说我是救急不救穷,我没有钱借给你!”
张伟没有借到钱,气得摔门而去!张伟在邻里之间到处说李老伯为富不仁,一分钱也不借给他!
这些风言风语也慢慢传到了李老伯的耳朵里,李大妈说:“当初就不该借钱给张宝德,这下好了,张伟也找咱来借钱,不借给他就得罪了他,到处里说咱不好!”
李老伯也不辩解,张宝德愁眉苦脸、走投无路的样子,他实在是看不下去。
李老伯和李大妈经常坐着公交车去县城的女儿家,那天,他们又去了县城,到了下午,李大妈忽然觉得心口里不舒服,不一会儿疼得大汗淋漓。
李老伯和女儿赶紧把李大妈送到了县医院,在急诊室里,医生初步判断是心梗。
万万没想到,李大妈呼吸急促,眼瞅着不行了,医生赶紧下了病危通知书,李大妈进了重症监护室。
李老伯赶紧给儿子打了,和他说李大妈要不行了。
儿子在公司里是网络工程师,经常被单位外派去国外出差学习,他本来打算要出发的。
儿子只得改签机票,当晚就订了回山东老家的机票,很快就飞回来了。
下午两点左右,急诊室的门突然打开了,医生急促地大声地喊家属在哪里?赶紧过来!
李大伯和女儿、儿子一直守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听到医生的呼喊,知道肯定是李大妈不行了,他们三步并作两步跑进了急诊室。
他们进去时,医生正在进行心脏按压抢救,但是心电监护仪慢慢变成了直线。
儿子和女儿抱着母亲不肯撒手,他们哭得肝肠寸断,母亲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心梗了?他们更是万分懊悔,平时为什么不给母亲体检?如果体检出心脏不好,就会多做防备啊!
李大伯也是老泪纵横,手足无措地呆呆站在那里。
由于李大妈走得仓促,什么都没有准备,李大伯哭着去医院对过的寿衣店里给老伴儿挑选了两套寿衣。
当李大伯想找车把老伴拉回村里时,儿子说什么也不同意。
他说:“单位里刚才又打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去,我们公司里和国外合作了一个大的研发项目,我的岗位别人不能代替。我们的研发团队缺一不可。”
“我想在殡仪馆里为母亲举办告别仪式,然后直接回村让母亲入土为安。”
李老伯只能同意了儿子的意见。他打给李大妈娘家,不一会儿,来了几个娘家侄子。
他们一行几人在殡仪馆里为李大妈祭奠告别,然后直接去了村里的墓地。
安葬了母亲,儿子安慰了父亲,给父亲留下了两万块钱,让父亲好好照顾自己,他匆匆返回了那个城市。
李大妈去世好多天后,邻居们才知道她走了,在农村,白公事也是很隆重的,起码半个村子的人都会出动来帮忙。
可是,李大伯家悄无声息就办完了白公事,邻居们说什么的都有。
李大伯也觉得这样的安葬了老伴儿,不太好,可是有什么办法?儿子工作忙碌,急着赶回去,再说如果在村里办丧事,就得需要很多人来帮忙,找谁帮忙?
老伴儿的仓促离世,让李大伯深受打击,他迅速衰老憔悴了,他不但赶不了集卖海货了,就连去地里转转也没有了力气。
他天天躺在床上,饿了也不想做饭,糊弄一顿是一顿。
每到周末的时候,女儿就回来看他。
女儿的性格随父亲,她也不爱多说话,回到村子里,遇到婶子大娘,她也不打招呼。
有一回女儿坐公交车回来,在车上正好遇到了同村的一个同学,她也在县城上班。
下了车,她们俩一起往村里走去。她们走过一条大路时,同学亲亲热热地和邻居们打招呼,该叫伯伯的叫伯伯,该叫婶子的喊婶子。
遇到抱孩子的邻居,这个女同学还拿出包里的糖果,送给孩子吃。
李大伯的女儿就傻傻地跟在同学后面,同学惊讶地问她:“你怎么不和他们打招呼?”
李大伯的女儿说:“我和邻居都不熟,从来不打招呼。”
同学说:“亲不亲,故乡人,我觉得一回到村子,就都是亲人了,应该和他们打招呼。”
她们俩走过去了,邻居们就在后面议论纷纷,说李大伯的女儿看不起人,太自高自大了,见了人也不说话,不就是在县城上班吗,有什么了不起?
李大伯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女儿不方便来回照顾他,只得把父亲搬到了县城居住。
李大伯在城里实在住不惯,女儿家是四楼,每天爬楼对他来说就是很大的负担。
在城里,他谁也不认识,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在村里的时候,虽然他不爱交往,和邻居们也很少说话,但是,一草一木他都是非常熟悉的,他觉得踏实。
但是,为了方便女儿照顾他,他只能住在城里了。
儿子倒是很孝顺,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跟前孝敬父亲,他每月会给姐姐寄五千块钱,当做照顾父亲的费用。
可是,人年纪大了,有再多的钱也花不了多少。
李大伯在城里每天郁郁寡欢,身体每况愈下。
几年后,李大伯突然脑出血,偏瘫在床上了,女儿和女婿都要上班,他们只得给父亲雇了一个保姆照顾他。
那些日子,李大伯的头脑一会儿糊涂一会儿清醒,保姆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她有照顾病人的经验。
阿姨悄悄对李大伯的女儿说:“我觉得老爷子的情况不太好,你们给老爷子准备好送老的衣物吧,别到时候弄个措手不及!”
女儿含泪答应了,她和阿姨一起给父亲买回来了各种送老用的东西。
那天晚上,李大伯突然非常清醒了,他对女儿说:“闺女啊,给你弟弟打,明天让他回来一趟吧,我们爷俩说句话,我好久见不到儿子了。”
“这些年,你弟弟出钱,你出力,对我尽到孝心了,我只有一个愿望,等我走了后,你们把我送回村里安葬,我不去殡仪馆了。”
“你母亲去世时,咱们在殡仪馆里送走了她,好多年我心里一直不舒服,咱是庄户人,就按庄户人的风俗办白公事吧!”
父亲用期盼的目光望着女儿,女儿点头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女儿马上给弟弟打,但是他正在国外出差,根本回不来,只好作罢了。
几天后,李老伯要求回到了村里,当天晚上,他就在睡梦中去世了。
女儿和女婿手足无措了,怎么办理父亲的后事?
夫妻俩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找谁来帮忙。
李老伯的女儿愁的眼泪唰唰而下,自己在村里举目无亲,弟弟又远在异国他乡,太难了!
李老伯的姐姐在外地早已去世了,多年来和姐姐家的后代也不联系了,李老伯在村里没有别的亲人。
女婿也是农村出身,他只知道老人去世要在大门上贴草纸,昭告邻居家里有白事。
他赶紧在大门上贴了草纸,很快,路过这里的人都知道李老伯去世了,但是,没有一个人主动走进小院来帮忙。
女婿头脑活络,他在单位里是中层,见过很多世面,他虽然不懂怎么办丧事,但是他知道这得需要乡亲们帮忙。
女婿埋怨妻子,以前回娘家时为什么不和乡亲们多走动走动?现在遇到事了怎么办?一个帮忙的人也没有!
李老伯的女儿低头不语,她也是万分后悔,平时李老伯一家和邻居们几乎没有来往,可是现在需要人帮忙了,找谁去?
女婿想了一个办法,他赶紧开车去镇上买回来了好多烟酒,又去饭店订好了几桌饭菜。
他打听好了村里主事的人是谁,他拿着烟酒直接去了人家,说明来意。
农村人淳朴善良,主事的人一听就知道李老伯生前不爱交往,现在是没有人帮忙了。
主事的人对李老伯的女婿说:“烟酒我不能要,你得带回去。乡里乡亲的,帮忙是应该的,你岳父也是好人,只不过他不喜欢人情往来。”
“你放心,既然你来了,就是对我的看重,我会帮你们把白公事办好的。”
主事的人来到了李老伯家,他叫来了平时负责安葬的那一帮人,不管谁来了,李老伯的女婿先敬上一条烟,鞠躬请他帮忙。
不一会儿,饭店里送来了饭菜,女婿招呼大家赶紧坐下吃饭,边吃饭边商量怎么办。
院子里人来人往,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张宝德听说李老伯去世后,赶紧带着全家人过来了,他们没有忘记李老伯对他的帮助。
去墓地安葬李老伯时,应该是他的亲人穿着孝服跟在后面。
但是,李老伯的儿子没有回来,只有女儿和女婿,人太少了,不好看啊!
这时张宝德过来了,他让他的家人全部穿上了孝服,主事的人又安排了十几个晚辈,他们都身着孝服,走在送葬的队伍里。
终于,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女儿和女婿体体面面地送走了李大伯。
从墓地回来,女儿和女婿又盛情款待了所有前来帮忙的邻居们。
女儿和女婿在老家住了三天,他们无限感慨,如果不是大家帮忙,父亲的丧事还不知道怎么办!
女儿说:“我现在终于知道了乡里乡亲的好处了,这次多亏了大家帮忙。”
回城里前,李老伯的女儿和女婿又去买了很多份礼物,只要帮过忙的人,他们挨家挨户拿着礼物去表示感谢。
他们对邻居说:“咱们村里不管谁家有公事的时候,一定和我们说声,我们是信到人就到!”
他们还对大家说,以后在县城,只要能用到到他们夫妻的地方,在所不辞。
李大伯的女儿和女婿,心怀感激,回到了城里。
从那以后,虽然父母都没有了,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到周末的时候,他们会带上礼物回到村里,看望年纪大的老人。
他们从饭店炒几个菜,叫上几个邻居,大家边吃饭边聊天。
他们返回县城时,后备箱里经常满满的,有各种青菜,土鸡蛋,白面大馒头,有时还有两只大公鸡。那都是热心肠的邻居送给他们的。
父母不在了,但是这些邻居成了李大伯女儿的娘家人。
我的感悟:
李大伯不喜欢和邻居们人情往来,他去世后愁坏了女儿和女婿,怎么办白公事?
好在女婿见过世面,他亲自出面,请来了主事的人,热情淳朴的邻居们帮忙,体体面面地送走了李大伯。
李大伯的女儿终于认识到和睦的邻里关系太重要了!邻居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来有往,多好啊!
李大伯的女儿和女婿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们经常回村里看望邻居,和邻居们交往,淳朴的乡亲们也把他们当做了亲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众人拾柴火焰才能更高。
邻居之间和和睦睦,亲如家人,这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恒林(广州)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提供酒店回收,空调回收,电脑回收,库存物资回收,稀有金属回收、设备回收、废旧回收、物资回收、有色金属回收、各种废品回收等,可提供上门回收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我们以诚为本的经营理念,诚信合作、机械设备价高同行,服务大众,具备多年回收经验,专业人员上门估价,价格合理。我们将竭诚为各公司及工厂提供快速热情周到服务,欢迎您的来电!15989003408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5989003408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70号